top of page

退休準備時間點+時間複利觀念

  • Writer: viki93277
    viki93277
  • Oct 16
  • 4 min read

想退休有安全感?這三種資產一定要準備好


每個人遲早會面對的關鍵議題:退休

尤其是目前45歲到60歲的你,當生活壓力正高、子女教育費與父母長照責任交織的階段,你是否停下來問過自己:我什麼時候該開始準備退休?


你可能會想,我才45歲,現在想退休會不會太早?

然而現在年齡超過55歲的人,卻會羨慕你還年輕,可以慢慢準備還有大把時間?所以,對於退休這件事情,大家都會面臨,在財務決策上的感受跟選擇配置也會有急迫性階段的佈局。



今天將從財務規劃的視角出發,帶你了解台灣退休制度、常見的誤區、該做的行動,以及最關鍵的理財思維。


文章的重點整理:

1. 退休不是「離開工作」,而是「選擇生活」

2. 台灣退休金制度三大來源

3. 退休財務規劃三步驟

4. 財務規劃師的建議


首先我們先來談談:退休

一、其實退休,不只是離開職場, 退休不是一個時間點,而是一段你有能力自主選擇生活方式的階段。 換一個方式重新生活,然而退休後的

這段時間,財務需求還包含了哪些項目?



讓我們一起來盤算,我們可以先算出每月基本生活費(食衣住行醫療費用、生活雜費

貸款、保險費、稅賦)

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議題,就是子女生活支柱與資產傳承安排,萬一家中子女過多,可以善用信託的功能來提早安排。



關鍵問題是:你有辦法持續產生穩定現金流來支持這些生活選項嗎?

二、台灣退休金制度該知道的3件事

1.     勞保老年年金:60歲後依年資與平均薪資給付,月領金額平均僅1.5-2萬。

2.     勞退新制(個人提撥):由公司提撥6%,可選擇自提;退休時可一次領或月領。

3.     自主儲蓄加上理財配置:包括儲蓄保單、年金險、ETF定期定額、房產變現等。



事實上,勞保加勞退的制度只是做到「基本生活保障」,無法應對通膨與醫療開支,因此,自主退休準備是必要行動!



你現在的退休計劃行動是什麼?

目前的你,一定會想,什麼時候開始準備退休最好?

我們都一定聽過一句話:要種一棵大樹,一定是10年前。

所以退休最佳準備時間是「越早越好」。但如果你現在45歲甚至55歲,仍有時間進行補救與調整。舉例:

根據5%年報酬率推估,實際結果視投資工具與波動而異。


·45歲開始,可以透過年投資報酬率5%的理財標的,每月投入1萬元,65歲時約可累積400萬元。

·若是55歲才開始,每月投入2萬元,10年的時間複利,65歲時只有約300萬左右。 這就是複利與時間的差距。因此,退休準備,不是年齡的問題,而是「你什麼時候開始行動」。


身為財務規劃師的建議:

你可能會問:「那我該怎麼具體做?」


以下是三個步驟三種資產配置的建議,協助你打造穩健退休金:


步驟一

1.     精準計算退休金需求

先想清楚:你退休後想過怎樣的生活?需要多少錢?

搭配收入來源:勞保、勞退、租金收入、股息、自儲資金等

可參考通膨後的生活費估算,搭配時間折現來規劃資產存量目標



步驟二

2.     三種資產,構築你的退休金防火牆

第一種保值資產(抗通膨,維持購買力)

保值資產,指的是即便未產生報酬,也能穩定維持你資產購買力的標的。例如黃金、外幣定存、公債、部分不動產。這類資產不是拿來賺錢,而是「保住本金不被吃掉」。

至於像加密貨幣、成長股、創投基金,這些是波動高的升值型資產不適合作為退休金主力或保值配置。若你風險承受度高,也只能小額參與,絕對不建議放進主要退休資金中。


第二種現金流資產(創造收入,支持生活)

如配息ETF、房租收入、年金險,功能是提供你退休後「每月有錢用」的安心感,現金流比資產重要,沒有現金流,資產會成為負擔。


第三種可持有的升值資產(延長戰線,對抗長壽風險)

它的特點是:

可以長期持有、不急著變現有機會持續升值,對抗長壽與通膨風險

,也可能成為傳承給家人的資產。

 

然而,實際應用思維:

想像你退休之後,不靠它生活,但它默默幫你累積未來的彈性

生病時能動用,家人需要支援時有預備金,過世後能順利傳承。

步驟三

3.     分階段設計退休金來源

50-60歲:強化儲蓄與穩健型投資,優先還清壞債,建立現金緩衝池

60-70歲:啟動現金流來源,如年金、配息型商品,進入資產運用期

70歲以上:採保守提領策略,保留流動資金應對醫療與突發狀況


帶大家一起來做財務省思,你真正想過的退休生活,長什麼樣?

退休不是為了停下來,而是為了「選擇」你想過的生活。

你可以寫下這些問題來思考:

· 你希望退休後,過什麼樣的生活品質,每個月需要固定支出多少錢?

· 退休後,你想住在哪裡?還會繼續找份輕鬆的工作嗎?

· 你願意為這些,現在開始犧牲什麼?調整什麼? 你現在的選擇,決定你未來的財務自由程度。


安教練的提醒:

時間就是資產:愈早開始,就愈能用小錢撬動大未來。

在資金分配上的思維:退休金不能放在同一籃子,必須附有流動性、安全性、成長性都要兼顧。

再來,預備不確定性:例如,健康變化、子女需要支援、政策的變動,皆須預留調整空間。

最後幫大家整理,心態管理比報酬更重要:穩健比高報酬更關鍵,懂得守財才是真自由。



如果你對退休規劃仍感困惑,歡迎填寫預約諮詢,我會盡快安排與您見面。


ree

 
 
376438_0.jpg

從業18年的金融財務規劃師,在這裡,我分享各種理財觀念,幫助你擺脫投資理財上的資訊焦慮,邁向財務獨立,使夢想更加接近現實! 如果你對財務有任何疑問或困惑,安教練都歡迎你預約諮詢,讓我們一起實現財務自由,心想事成!

FEATURE ARTICLES
bottom of page